俄乌冲突启示:乌请求切断俄互联网或是对当前互联网治理模式的测试

这次乌克兰请求切断俄罗斯网络的事件可以看作是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下对互联网当前主流的多利益攸关方(multi-stakeholder)模式的一种测试

文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 姚健康

乌克兰第一副总理米哈伊洛·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于2022年2月28日请求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分配机构(ICANN)总裁及首席执行官(CEO)谴责俄罗斯对乌军事行动,请求ICANN切断俄罗斯与全球互联网的连接,并撤销俄所属国家顶级域(ccTLD),包括“.ru”(俄罗斯国家顶级域名)、“.su”(前苏联国家顶级域)和“.рф”(西里尔字母国家顶级域),同时,也请求IP地址分配机构欧洲网络协调中心(RIPE NCC)撤销俄罗斯的IP地址分配,并试图让俄罗斯在互联网上消失。

针对乌克兰给俄罗斯断网的请求,互联网相关机构陆续给出回应。

一是RIPE NCC率先给出回应,拒绝乌克兰的请求。负责欧洲IP地址分配的机构RIPE NCC经过执行委员会讨论,认为互联网通信不应受到国际国内政治冲突和战争的影响,执行委员会承诺采取一切合法措施和可行的步骤,以确保能够提供不受干扰的IP地址服务。RIPE NCC认为,它会对国际国内政治争端或战争的立场保持中立,这一立场已经坚持三十年了。如果不坚持这种立场,就会有危险,就不能更好服务互联网社群。因此,不会处理乌克兰的请求。

二是ccNSO理事会发公开信阐明立场。ICANN国家和地区顶级域支持组织(ccNSO)包含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顶级域的管理机构,其理事会成员表示,ccNSO不应对国际国内政治纠纷、冲突、战争采取任何立场。ccNSO应确保对全部ccTLD管理机构实现平等对待,无论其是否为ccNSO成员。ccNSO应遵循以上原则,否则将对互联网以及ccNSO自身造成破坏。我作为ccNSO理事之一,在ccNSO开会讨论时强调,互联网是全球的基础通信设施,首要问题是要保持互联网稳定运行。

三是国际互联网协会阐明立场。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通过其总裁,前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域名系统(DNS)协议扩展工作组主席安德鲁·沙利文(Andrew Sullivan)发布信息,阐明其立场。Andrew Sullivan认为,互联网不是传统的通信工具,它的设计是为了全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所有人都有权接入互联网,我们不应选择谁能接入互联网。如果互联网屈服于政治压力,我们就会打破“互联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应该坚持互联网是为全球每个人服务的原则和理念。

四是ICANN拒绝乌克兰撤销俄罗斯所属国家顶级域(ccTLD)的请求。ICANN通过CEO马跃然(Göran Marby)回信的方式拒绝了乌克兰的请求。ICANN认为,ICANN是一个负责管理互联网唯一标识符的独立组织。ICANN 是这些标识符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弹性的促进者,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单一的、全球性的、可互操作的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唯一标识符的技术协调者,ICANN采取行动确保互联网的运作不被政治化,并且,ICANN没有制裁的权力。从本质上讲,ICANN的建立是为了确保互联网正常运行,而不是为了使用其协调角色来阻止它运行。对于国家顶级域,ICANN的工作主要涉及验证来自相应国家或地区内授权方的请求。在ICANN的使命中,ICANN保持中立并采取行动支持全球互联网。ICANN的使命不包括采取惩罚性行动、宣布制裁或限制部分互联网的接入。ICANN无权根据乌克兰的要求采取单方面行动来撤销俄罗斯所属国家顶级域的连接。

国际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些政府组织和知名大公司纷纷表明立场,站队乌克兰,采取了与互联网I*组织(以字母“I”开头的国际互联网组织,包括ICANN、ISOC、IETF等)完全不同的立场。当地时间3月2日,联合国大会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成员进行投票表决,通过了由乌克兰等超过90国共同提交的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决议草案。此次投票结果是141票赞成、5票反对,35票弃权。可见,大部分国家都是持支持乌克兰的立场。国际上,苹果公司、亚马逊公司、爱立信公司等上百家知名公司纷纷采取措施制裁俄罗斯,甚至连卖可乐的可口可乐公司都制裁俄罗斯了。现在,制裁俄罗斯在国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潮流。

为什么互联网I*组织及其互联网社群采取与“制裁潮流”不同的立场呢?为什么互联网I*组织和互联网社群普遍反对乌克兰对俄罗斯断网的提议呢?主要因为:

一是互联网前辈传承下来的精神。目前,以互联网之父文森特·瑟夫(Vint Cerf)为首的互联网创始群体的年龄基本上是70岁至90岁之间,但是,大部分人依然活跃在互联网的各条战线上。他们坚持公开制定技术标准,免费使用技术标准,坚持可运行的代码,坚持全球统一的互联网,坚持技术专家采取大致一致的判断方式,而不是“国王或者总统”判断技术发展路线的原则。这些互联网前辈发展互联网的精神一直在包括IETF等组织内传承。

二是互联网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以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为首的国际互联网组织,一直秉持“互联网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互联网是为全球每个人服务的,每个人都有权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的基础设施。因此,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人民也有权利接入互联网,不能被剥夺连接互联网的权利。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不容易被切断呢?主要是因为:

一是互联网的设计原则。互联网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防止在战争中失去通信联系。因此,互联网设计原则采纳了开放、简单和非中心化的理念,采取了分层、网络的网络,以及端到端的设计理念,达成了互联网的可扩展性、灵活性、适应性和快速恢复性等优势,在数据包碰到网络拥堵的时候,可以自主选择最佳路线进行路由。这些设计原则不仅仅使互联网不容易断网,也使互联网获得了蓬勃发展。

二是互联网基础资源的管理机制。互联网的技术和政策组织通常都遵循自下而上和多利益攸关方的模式进行组建和运行。例如,这次事件的主角之一ICANN的政策是由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社区制定的,包括技术专家、企业、学者、民间社会、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通过共识合作解决政策和技术挑战。领导群体也是通过全球选择的方式进行选择。ISOC也是采取这种模式。IETF也是采取类似模式,只不过参与的主体变成了技术专家。互联网蓬勃发展了几十年,这种治理模式功不可没,这种广泛而包容的决策和工作方式促进了全球公共利益,并使互联网能够抵御单边决策,防止一家独大,每个参与方都是重要的平等的个体。

针对乌克兰的断网请求,俄罗斯的应急预案如下:

由于俄罗斯与美国等国家存在严重的地缘政治风险,俄罗斯一直担心俄罗斯的网络是不是可能被切断,存在被断网的风险,所以,俄罗斯一直在做“断网”测试,宣称建立了独立的网络Runet。这个网络是俄罗斯出于国家网络防御目的而构建的一个脱离全球互联网的内部局域网。

俄总统普京早在2019年5月就签署了《互联网主权法》。根据这一法律,俄罗斯互联网基础设施将逐步摆脱对境外网络的依赖,尤其是在遭受外部攻击时,俄罗斯可以独立运行国内互联网。Runet可以看作是俄罗斯版本的应急预案。

从纯技术角度看,特定国家很难将俄罗斯从互联网上删除,只要俄罗斯不主动自己“拔网线”,即把自己与其他国家相连的光缆和线缆砍断。互联网从设计理念上就是支持难以“断网”的特性。因此,即使特定国家有让俄罗斯断网的想法,如果俄罗斯不自己主动“拔网线”的话,也是很难实施的。至于俄罗斯最近几年一直在提及的俄罗斯网络(Runet)以及宣称的随时进行“断网”实验,我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壮胆”行为,主要是给特定国家看的,意思是“你别断我网络,我是有Runet的,我不怕”。每当俄罗斯与特定国家关系不好的时候,他往往会宣称正在“断网”实验。实际上,断没断,外人没办法知道。如果自己“拔网线”进行断网,成为信息孤岛,损失应该是不可估量的。这个成本,俄罗斯应该很难承受。

如果要对此事件做一点思考的话,那么,这次事件是不是对当前互联网治理模式的一种测试呢?

这次乌克兰请求切断俄罗斯网络的事件可以看作是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下对互联网当前主流的多利益攸关方(multi-stakeholder)模式的一种测试。目前看,这种模式经受住了地缘政治压力,互联网I*组织从全球一张网,互联网为全球网民服务的角度,保护了“一个世界一个互联网”的理念(One World,One Internet)。另外,有一个假设问题,值得考虑。如果现在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属于联合国直接管理,在联合国一国一票的机制下,如果乌克兰向联合国提出断网俄罗斯,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真是不好预期。各成员国是坚决支持乌克兰的提议呢?还是反对乌克兰的提议呢?未可知。因此,如何结合多边和多方各自的优势治理互联网,让互联网变得更美好,可能是以后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安全,版权归作者所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iocso.com/article/19569.html

(0)
上一篇 2022-03-07 09:55
下一篇 2022-03-08 13: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